2012-8-27 22:00
宅~有何不可
印度與伊朗:壓力之下的雙邊關係
[img]http://imgcache.sina.com/?s=wh4XpfDq289S6d0AVjn8kbZuvQZFpgDClOCy4%2BZR1NlLiTa%2F0OK1yBGAwhYHc[/img]
新聞報道印度與伊朗:壓力之下的雙邊關係
冷戰結束已20年,但不結盟運動依然存在。該組織近日在伊朗召開峰會,而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與印度總理辛格的相遇將別有意味。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初,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ud Ahmadinedschad)在與印度總理辛格進行電話交談之後曾表示,兩者關係猶如"兄弟之間"。而長久以來,伊朗和印度之間的關係也確實非常密切。但盡管如此,印度總理前來訪問還是十多年前的事情:2001年時任印度總理瓦吉帕伊(Atal Behari Vajpayee)曾訪問瞭伊朗。
"印度面臨一個外交困境",曾在新德裡國傢伊斯蘭大學長期擔任教授的伊朗問題專傢阿格哈(Qamar Agha)表示。因為尤其是在2008年簽署瞭印美核技術協議之後,印度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越為密切,新德裡政府就越為面臨巨大壓力,不得不與伊朗政府保持距離。阿格哈認為,"不過印度始終表示,其國傢利益高於一切。印度高速發展的經濟需要伊朗的能源和石油。"
[b][img]http://imgcache.sina.com/?s=ENnCpNlWNop%2Bq9juV%2FgXBLzwJML2JHwZis1QiCEGhrwGR%2F1tp9lyKp1hh6Y2Y[/img]
美國希望印度支持制裁伊朗
印度想在伊朗和西方之間"左右逢源"[/b]
另一方面,印度又希望表現出自己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傢,是一個能與世界強國平起平坐的崛起大國,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夥伴。伊朗問題專傢阿格哈分析稱:"因此,印度在過去幾年裡大幅減少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數量。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也對此表示認可。"此外印度還在2005年和2009年兩次投票贊成國際原子能機構針對伊朗的決議案。
作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傢,印度一再強調從原則上並不反對伊朗核項目。但是新德裡政府的立場是,由於伊朗簽署瞭核不擴散條約,就必須遵守相關規定。與此相反的是,印度本身並未簽署該項條約。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政治學傢塔吉紮德赫(Reza Taghizadeh)認為印度利用不結盟運動這一"舞臺"達到瞭雙重目的:"印度可以再次強調它與伊朗之間的友好關係。與此同時也可以向伊朗領導層傳達來自國際社會的訊息,也就是要求他們展現妥協意願。"
[b]並非一切圍著石油轉[/b]
目前印度10%的石油需求由伊朗進口石油滿足。伊朗是印度第二大石油供給方,僅次於沙地阿拉伯。塔吉紮德赫總結道,正如印度非常需要伊朗,伊朗也十分依賴印度,"目前印度的情況並不急迫。如果印度不再從伊朗進口石油,沙特或者伊拉克都非常樂意彌補這個缺口。不過印度希望石油進口的渠道能夠更為多元。"塔吉紮德赫表示,對於印度來說,重要的是在與伊朗的關係親疏上良好的拿捏分寸。
[img]http://imgcache.sina.com/?s=7EE4fZuhs2tYdHvgPadyhEI4PFTsSW91t24rb2A7fKe6c44rW2%2FgVZxV9[/img]
伊朗是印度通往中亞的“門戶”
不過對於印度而言,這並非僅僅出於保障能源供給安全考量。與伊朗保持良好關係的另一重要意義是,能夠更好地利用伊朗作為印度和中亞國傢之間的橋樑作用,以及確保印度的貿易利益。政治學者阿格哈認為,地緣政治方面的考慮也扮演瞭一定的角色:"冷戰期間,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之間的軸心關係曾經非常強大,這是印度的一段苦澀經歷。對於印度而言,那是一段艱苦的日子。"而如今新德裡政府視中國為對手,北京政府在該地區擴張勢力,並增加瞭在阿富汗和伊朗的投資。
[b]轉變中的不結盟運動[/b]
1955年不結盟運動組織在印度尼西亞萬隆(Bandung)宣告成立,印度和中國是推動該組織建立的"重量級人物"。該運動的成員國在冷戰中不加入美蘇任何一方的軍事集團,並在東西方衝突中保持中立。現在該組織有116個成員國,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5%。中國是該組織觀察員之一,並非正式成員國。德黑蘭峰會之後,伊朗將在今後三年內擔任不結盟運動組織主席國。
"東西方衝突結束之後,不結盟運動組織的角色從政治轉向瞭經濟合作",政治學傢阿格哈分析稱。這恰恰符合印度的立場,該國與伊朗之間緊密關係的本質並非從政治意義而言,而是著重於經濟方面。不過總有一天,印度必須在伊朗問題上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
作者:Priya Esselborn編譯:石濤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