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24 08:00
宅~有何不可
日媒批議員拜鬼:需改善關係的時刻 安倍政權在幹什麼
[img]http://imgcache.sina.com/?s=JDx%2FeHdXM4hJLjU2TJQvIHTqYnQlb0gzaFssAISpayzmeJckKJktq5BhZ4APeIhvX4dZjkviTHQAIITSY1cRQEgiZ4g7TFhoaxQuQ8tLK8jxgo8Uf1tyd2NvR5OsZ0T6YFd%2FL8QGRpNoi3wGaDN%2FLHSdR[/img]
朝日新聞社論
原標題:日168名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
23日,日本國會168名議員參拜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人數為1989年以來最多。
[b]人數為1989年以來最多[/b]
這些議員屬於跨黨派團體“大傢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當天上午前往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的靖國神社參拜。
日本媒體統計,這是1989年以來這一團體參拜靖國神社人數最多的一次,2005年10月以來首次超過100人。
這一團體成員每年春季、秋季例行大祭和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日參拜靖國神社,人數通常為30至80人。
日本共同社分析,去年12月?議院選舉中,保守派政客當選人數增加,多數為自由民主黨和日本維新會成員,因而這次參拜人數創紀錄。
當天參拜神社的議員包括執政黨自民黨成員134人,民主黨5人,日本維新會23人。自民黨中,政策調查會長高市早苗和多數新當選議員參拜。農林水?副大臣加治屋義人和環境副大臣井上信治也參拜。
[b]日本政客行徑備受譴責[/b]
靖國神社供奉14名二戰日本甲級戰犯牌位。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的行徑受到中國、韓國和其他鄰國強烈反對和譴責。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組成的新一屆內閣中,總務大臣新藤義孝20日參拜靖國神社;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國傢公共安全委員會委員長兼綁架問題擔當大臣古屋圭司21日參拜。官房副長官加藤勝信也於21日參拜。
安倍沒有參拜,但21日以首相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b]□國內反應[/b]
[b]日媒體批內閣成員參拜[/b]
日本《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23日發表社論,批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和內閣成員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
《朝日新聞》題為《為什麼播火種》的社論說,在需要與近鄰國傢改善關係的時刻,安倍政權究竟在幹什麼?參拜靖國神社是關係到歷史認識的問題,中韓兩國予以譴責是預料之中的事。日本與中韓兩國的關係因“尖閣諸島”(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和竹島(韓國稱獨島)問題而持續緊張,正如安倍首相所說“要從大局出發改善關係”的那樣,需要謀求改善關係。如果改善關係因靖國神社問題而變得遙遠,那麼隻會損害日本的國傢利益。
《每日新聞》題為《內閣成員參拜缺乏理智》的社論說,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安倍內閣第二號人物、副首相麻生太郎等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首相允許這一行為,很可能導致在應對朝鮮問題上與中韓兩國的合作變得困難,最終損害日本的國傢利益。隻能說這是缺乏理智的行為。
[b]中國[/b]
[b]敦促日方恪守承諾[/b]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就日本國會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表示,中方敦促日方切實恪守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取信於國際社會。
華春瑩是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做上述表示的。她說,如何認識歷史,如何對待靖國神社問題,是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觀察瞭解日本今後要走什麼發展道路的重要參照。
她表示,不管日本領導人以何種形式和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其本質都是企圖否認那段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日方的行為及其意圖動向值得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高度警惕。
她說,隻有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我們敦促日方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不要再做損人害己、自我孤立的事情。
[b]韓國[/b]
[b]譴責日方參拜行為[/b]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泰永,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168名日本國會議員當天集體參拜靖國神社表示譴責。
趙泰永說,在有關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韓國政府堅持一貫的“?不讓步”外交原則。靖國神社供奉有二戰時的日本戰犯,本身就是對戰爭的美化。日本當局應當反思參拜靖國神社給周邊國傢的國民帶來的影響。
安倍晉三22日在國會表明瞭“不會原原本本繼承‘村山談話’”的立場,趙泰永強調說,在歷史問題上“?不可以混淆是非”。“村山談話”對日本的殖民地統治和侵略歷史作出瞭反省。
有關韓國外長因抗議日本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取消訪日行程一事,趙泰永表示,目前日本方面還沒有作出正式回應,但是日本應該對此作出深刻反省。
[b]美國[/b]
[b]勸說日韓兩國和解[/b]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外交人員23日告訴韓聯社記者,日本公安委員會委員長古屋圭司參拜靖國神社前一天,取消瞭訪問韓國的計劃。
這名外交人員說,古屋原定20日出訪韓國,為期兩天,會晤韓國情報部門主管。
作為日韓的盟友,美國22日勸說雙方和解。美國國務院代理副發言人帕特裡克·文特雷爾說:“我們希望這一地區的國傢通過對話、以友好方式化解分歧。我們相信,這一地區的國傢,特別是我們的盟友韓國和日本之間牢固和建設性的關係將推動(地區)和平與穩定,符合地區各方和美國的利益。”
然而,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高級官員仍然強辯。副首相麻生太郎23日在記者會上說:“我每年參拜兩三次,我不認為(參拜)會影響日本(與亞洲鄰國)的外交。”
[b]□觀察[/b]
[b]蜂擁拜鬼拷問日本社會良知[/b]
每一年,在靖國神社春季大祭、秋季大祭和“8·15”戰敗日這三個節點,日本右翼政客集體參拜已成慣例。然而今年春季的參拜者之?令人側目:23日上午,168名日本國會議員集體參拜瞭靖國神社,是去年春季大祭參拜議員數的兩倍有餘。日本國會參?兩院議員總數約720人,這也意味著23日參拜的國會議員占到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檢驗戰後日本歷屆政府歷史觀和基本外交姿態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當屆首相和內閣大臣是否參拜供奉瞭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安倍內閣自去年12月成立以來,其右翼色彩就令國際社會心懷警惕。上臺前後,安倍無論是在記者會見還是國會聽證中都反復表示,對上次首相在任期間未能參拜靖國神社“痛悔之極”。安倍政權上臺4個月來的種種表演歷歷在目,無一不顯示這屆日本政府的保守右翼色彩和傲慢外交姿態。
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在國際常識中“政治不正確”的做法,在日本反而成瞭政客撈取政治資本、博得支持的套路?拷問日本政客的同時,人們也應拷問日本的社會良知。
本版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