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26 04:00
宅~有何不可
TPP談判年內結束恐成畫餅 日本幻想坐收漁人之利
[b]TPP談判年內結束恐成畫餅[/b]
[b]□王龍雲 來源:經濟參考報[/b]
長達11天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第18輪談判25日終於在馬來西亞沙巴州首府哥打基納巴盧告一段落。作為正式加入TPP談判的第12個成員國,日本派出陣容龐大的代表團完成瞭首次亮相,既為這個“志存高遠”的區域自由貿易談判壯瞭聲勢,也給談判能否如期在年底結束帶來更大變數。
從最初由文萊、智利、新西蘭和新加坡在2002年發起、2005年6月簽署的四方自由貿易協定(P4),到隨後美國、澳大利亞等7國陸續加入,TPP對未來全球經貿格局的輻射力日益擴大。隨著日本的投懷送抱,參加TPP談判的12個成員國國內生?總值(G DP)之和接近全球G DP的1/4,其貿易總額占全球貿易額的1/3。可以說,由美國主導的TPP談判吸納日本加入其中,的確起到瞭提升自身規格、擴大區域影響的作用。
然而,從日本代表坐到談判桌旁的那一刻起,原本就磕磕絆絆的TPP談判便迎來瞭更大挑戰。從過往17輪談判看,與會各方在關稅減免、市場準入、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在本次哥打基納巴盧談判中,各方談判小組繼續就相關議題展開磋商,按馬來西亞首席談判代表的話說,目前談判進入到代表們需要解決更困難、更敏感的議題階段。日本媒體則透露,日方人員拿到相關資料和檔案後研究發現,之前談判中各方在減免關稅及政府採購等敏感問題上存在嚴重的對立和分歧,反而給瞭半道搭車的日本更多平起平坐的機會。
但坐收漁人之利隻是日本的幻想,不光美日之間將在汽車、保險和農業領域單挑過招,其他不滿日本“小盤算”的國傢也會對日本極力要求的“自留地”政策發起挑戰。
本輪談判前,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受到來自國會和行業組織的巨大壓力,坦言自己將嚮日方表達美方諸多關切,以便更多美國?品和服務進入日本國內市場。有報導稱,弗羅曼把火力主要集中在汽車領域,以幫助底特律汽車巨頭在日本市場打個翻身仗。統計顯示,去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達760億美元,其中汽車進出口一項所占比重竟為2/3。反過來,日方則想藉著TPP立刻拆掉美國針對日本轎車(2.5%)和卡車(25%)關稅壁壘,繼續擴大日本汽車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
此外,日本既希望向其他國傢出口更多工業?品,又要求把大米、大麥、牛豬肉、乳製品、甘蔗等甜味資源作物這5類重要農?品排除在取消關稅名單外。這樣“利己”的訴求對於其他國傢來說自然難以接受,更有悖於最早幾個TPP發起國撤銷全部關稅的基本設想。初步估算,日本羅列的關稅例外農?品接近600種,不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面前碰壁才怪。
參與談判各方在此之前多次表示,力爭在10月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達成初步協議,最終在年內完成全部談判。從本次會議來看,履行這一時間表的可能性大為降低,美日之間的種種分歧需要時間進行解決,日本和農?品大國之間也要協調立場,再加上美國還要化解與越南等國在紡織品等領域的矛盾,年內建成世界最大自貿區的設想有可能變成“畫餅”。
TPP初始願景雖好,但在美國主導之下不幸肩負瞭過多使命,無奈蹣跚前行。如今日本乘興而來,卻可能和大傢一起敗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