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共同網選出中日十大新聞


2013-12-28 22:00 宅~有何不可
共同網選出中日十大新聞

中日關係今年有退無進,共同社中文部門選出2013年日中關係十大新聞,以中日峰會遙遙無期居首。
  1、日中首腦換屆後僅短暫接觸未實現正式會談
  日中首腦換屆以來,兩國政府間的高層往來實際上中斷。儘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但中方主張隻要日本不承認島嶼主權爭議,就不會舉行首腦會談。安倍與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9月在俄羅斯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時站著短暫交談,兩位首腦的正式會談至今沒有實現。
  2、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日中接連舉行海上演習
  中國政府11月23日宣佈已在東海上空劃設瞭涵蓋釣魚島的防空識別區,日方就此提出強烈抗議。日本政府稱中國海軍艦船曾於1月30日在釣魚島海域向海上自衛隊護衛艦照射瞭火控雷達,中國國防部予以否認。此外,中國海軍10月在西太平洋開展大規模演習,日本自衛隊也於11月在沖繩等海域舉行瞭奪島演習。
  3、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中方提出強烈抗議
  安倍於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當天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提出強烈抗議。
  4、日本安保政策轉變引起中方關切
  日本政府12月17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國傢安全保障戰略》、新《防衛計劃大綱》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這3份有關國傢安全政策的重要檔案,寫入將強化防禦力以摒除對日本領土的威脅等直指中國的內容。日本的安保政策試圖由“專守防衛”轉為“積極的和平主義”。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這3份檔案鼓吹“中國威脅”,渲染地區緊張氣氛,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5、日中貿易額下滑日本經濟界大型代表團訪華
  日中貿易額雖在後半年出現恢復勢頭,但兩國1至11月的累計貿易總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瞭6.2%。由超過百名日本經濟界人士組成的日中經濟協會代表團於11月訪華,雖未能實現與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會談,但代表團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就加強經濟關係達成共識。
  6、赴日中國大陸遊客和赴華日本遊客數均下滑
  據日本國傢旅遊局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的赴日遊客數從9月起較上年同期增加並連續3個月刷新當月歷史紀錄,但1月至11月中國大陸遊客約為121.8萬人,比去年同期下滑11.3%。臺灣和香港遊客分別增加52.2%和54.2%。另據中國國傢旅遊局統計,2013年上半年赴華日本遊客減少25.5%,約139.9萬人。
  7、中國留學生勇救日本墮河兒童廣受好評
  中國留學生嚴俊9月發現一名日本男童墮河,跳入河中將其救起。大阪市長橋下徹以及大阪府大澱警署均向嚴俊送上感謝狀。嚴俊還獲得日本政府授予捨己救人者的“紅綬褒章”,安倍也親自向他頒發瞭感謝狀。
  8、北京與東京環保部門負責人共商PM2.5防治問題
  鑑於中國的PM2.5空氣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北京與東京的環保部門負責人10月在東京舉行專題討論會,就防治PM2.5空氣污染的技術合作等展開對話。
  9、日中民眾對對方國傢好感度降至新低
  日本“言論NPO”和《中國日報》共同進行的輿論調查結果8月公佈,日中民?對對方國傢的好感度降至2005年調查開始以來新低,90.1%的日本人和92.8%的中國人對對方國傢印象不好。此外,據日本內閣府11月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80.7%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沒有親近感。
  10、日中有識之士呼籲避免衝突與改善關係
  由日中兩國政商界及媒體人士出席的第九屆“北京-東京論壇”10月在北京舉行,雙方發表《北京共識》就兩國對立呼籲不要訴諸軍事手段解決問題。日本的百餘名中國問題學者也在10月成立“思考新型日中關係學者會”,發表呼籲兩國政府與國民超越“排他性民族主義”的聲明。
  (香港明報)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